铁路上的无缝线路

无缝线路究竟有没有缝?

无缝线路不仅可以增加人们乘坐火车的舒适程度,而且也降低了车轮与铁轨碰撞对车辆和轨道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。无缝线路真的一点缝都没有吗?大家知道热胀冷缩的道理,钢轨当然也会这样。当外界温度升高时,铁轨会膨胀,长度变长;当外界温度降低时,铁轨会收缩,长度变短。本来有缝线路带有轨缝,为钢轨的这种热胀冷缩预留了空间。无缝铁轨取消了轨缝,所以温度变化时钢轨就会在沿长度方向产生“应力”,温度上升时会产生相互挤压,温度下降时会收缩。当这种挤压和收缩超过轨道横向阻力和拉伸力时,会产生“胀轨跑道” 和“断轨”现象。这时,列车通过时将会脱轨,从而造成生命与财产的损失。因此无缝线路不能过长。也就是说,铁路线路在一定的距离内还是有缝的。

建设中的高铁线路

铁轨间默默无声的小石子哪去了?

铁轨间存在的小石子,被称为道砟。有小石子的轨道就叫做有砟轨道。道砟是铁路的消音器,当火车的车轮和钢轨产生噪声时,道砟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一部分噪声。下雨的时候,道砟间还能起到排水的作用。但是,火车重量大、速度快,会频繁对轨道产生震动,小石子被震得更加紧密了。同时也使路基下面的泥水涌了上来堵塞了小石子间的空隙,导致轨道弹性降低,影响乘坐的舒适度。

如今,中国铁路事业正向货运重载化和客运高速化的方向发展。目前,中国的高铁大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,当客运列车飞奔时,很有可能会使道砟飞溅出来,对桥下的物体和行人带来危害。而货车的重量则会将道砟向两侧挤压,使得线路变形,给行车也会造成安全威胁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们用混凝土板代替了道砟,人们把这种新型的轨道结构称为无砟轨道。现在,中国高铁客运高速化,普遍采用的就是无砟轨道。

有砟轨道

高铁车顶上的“大辫子”

高铁的车顶上有一根“大辫子”,要想弄明白这根大辫子的秘密,我们首先要弄明白高速列车是依靠什么动力来行驶的。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,车头实际上就是指机车,它是列车的驱动设备。机车一般分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。在中国,内燃机车是指以内燃机产生动力来驱动车轮的设备;而电力机车则是以电力为能源来驱动车轮的设备。

电力机车所需的能源是由供电系统来提供的,它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个部分所组成。铁路沿线有许多牵引变电所,它们负责将从国家电网送来的110千伏高压电转换成27.5千伏,输送到电力机车或动车组接触网上。动车组接触网是由许许多多的金属导线组成的,铁路线有多长,接触网就有多长。高铁列车车顶上的那根“大辫子”是从接触网上取电的一个受电装置。“大辫子”的学名叫做受电弓,通过与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接触而将电流引导到机车上,从而牵引列车运行。受电弓的制作要求特别高,因为受电弓与输电导线之间是一种弹性接触,一旦发生接触不良或脱开,就会使列车的牵引电动机的功率降低或干脆失去电流,从而造成列车减速甚至停车。高铁列车车头上和动车车顶上都装有受电弓,这种受电弓可以自动升降,升起时与供电导线接触,降下时与供电导线脱开并平卧在车顶上。

作者:原理君

本作品为“科普中国-科学原理一点通”原创

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