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OTG是什么

一、OTG的历史

二、OTG的原理

1.设计原理

2.相关原理

三、OTG的功能

四、如何使用OTG功能?

三、OTG工作原理

1 新的协议

1.1 事务请求协议SRP

1.2 主机流通协议HNP

2 连接器和电缆

2.1 连接器

2.2 电缆

3 USB On-The-Go设备类型

3.1 两用OTG设备(dual-role device)

3.2 外设式OTG设备(Peripheral-only OTG device)

4 驱动程序

5 数据流模型

OTG是什么

OTG全称为On-The-Go,是一种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,主要应用于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连接,进行数据交换。通过OTG技术,可以给智能终端扩展USB接口配件以丰富智能终端的功能,比如扩展遥控器配件,把手机、平板变成万能遥控器使用等。

一、OTG的历史

由于USB技术的发展,使得PC与周边设备可以通过简单、低成本的方式将各种设备串联进行数据传输,但是这种方便与简单只限于PC端,一旦离开了PC端就无法进行,这使得很多人的需求无法的到满足,特别是12年开始兴起的智能机时代。于是各厂商将USB标准化组织在2001年12月18日公布的OTG技术合入,使得其可以随时的连接各种设备,进行数据的交换与传输。

到今天,OTG功能已经时智能手机的标配了,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各个小厂。但是部分的手机不可以直接使用,需要在设备中开启此功能。

二、OTG的原理

1.设计原理

随着PAD(平板电脑)、移动电话、数码相机、打印机等消费类产品的普及,用于这些设备与电脑,或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 IEEE1394和USB是用于此类传输的两个主要标准。

这两个标准都提供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,都可以向外提供电源,也都支持多个设备的连接。其中 IEEE1394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,但相对比较复杂、价格较高,主要用于需要高速通信的AV产品;而最初的USB标准主要面向低速数据传输的应用,其中USB1.1支持1.5Mbps和12Mbps的传输速率,被广泛用于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PC机外设,如:键盘、鼠标等。USB2.0标准的推出使 USB的传输速度达到480Mbps。而USB OTG技术的推出则可实现没有主机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。例如:数码相机可以直接与打印机连接并打印照片,从而拓展了USB技术的应用范围。

2.相关原理

大家都知道自从1996年USB传输协议的诞生,并以其优势很快的风靡了所有计算机外设以及数码设备,大家都知道USB设备分为HOST(主设备)和SLAVE(从设备),只有当一台HOST与一台SLAVE连接时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,OTG设备就是我们的“EX”既能充当HOST,亦能充当SLAVE。

Mini 5PIN OTG:常见安卓平板OTG接口

Micro USB3.0 OTG:2016年以前的安卓手机OTG接口

Type C OTG:在2016年以后的安卓手机OTG接口

Lightning OTG:苹果手机专用OTG

三、OTG的功能

为其他的手机或平板供电,操作简单,只需要使用OTG线与数据线即可完场。

扩展设备内存,当设备使用OTG连接U盘时,可以将图片、视频、文档保存至U盘中,节省手机内存。

互传文件,通过OTG线,将手机与U盘、移动设备等USB储存设备相连接,即可在手机和USB储存设备间互传文件。

外接辅助设备,比如可以外接游戏手柄、鼠标、键盘等,同时也可以使用网线转接头直连网线上网。

四、如何使用OTG功能?

使用OTG功能非常的简单,只需要一部手机、OTG线、需要外接的设备(以U盘为例),使用OTG线的type-c接口插入手机,OTG端口插入U盘,即可使用了。

三、OTG工作原理

1 新的协议

OTG补充规范对USB2.0的最重要的扩展是其更具节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