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格独特的地方戏
2025-02-14 可可诗词网-地域文化 https://www.kekeshici.com
(1) 粤剧
岭南的地方戏种类繁多,据统计大小剧种共
约二十七种。其中粤剧、汉剧、潮剧、琼剧、合称为
“岭南四大剧种”。
粤剧是岭南地区流行最广、影响最大的剧种,
其流行范围遍及广东粤方言区,海南省、广西壮族
自治区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、欧美华人聚居点。粤
剧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江西戈阳腔流入
广东的时期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其最早的雏
形,是江西戈阳腔与粤语方言区的民间曲调和民
间音乐融合改造后的一种戏曲新腔。后来又吸收
了徽剧、湘剧、吴剧、桂剧等剧种的唱腔和表演程
式,逐渐得以完善。至清中叶最后定型为具有浓郁
地方色彩和民情风貌的大型剧种。因其用粤方言
演唱,故名粤剧。
粤剧以文武生这一独特行当为台柱;在音乐
伴奏方面除传统民族乐器外,又大胆采用了小提
琴、大提琴、萨克斯风等西洋乐器,因而大大增强
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。粤剧唱腔兼具慷
慨激昂和哀怨悲叹之特色,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现代粤剧地方化、通俗化兼带西方色彩,深受广大
群众欢迎,因而能长期雄踞岭南众多剧种首位。
粤剧传统剧目较有影响的如《平贵别窑》《宝
莲灯》《西河会》,现代剧目《山乡风云录》《风雪夜
归人》等,都颇受欢迎。粤剧早期艺人以领导过农
民起义的李文茂最为着名;至本世纪30至40年
代,出现过享有“粤剧四大家”美誉的薛觉先、马师
曾、白驹荣、方侠怀;当代则以红线女最为着名、影
响最大。
(2) 潮剧
潮剧又称潮州戏,不论唱白均用福佬(潮州)
方言,流行于岭南福佬民系及闽南、台湾、东南亚
华人聚居点。潮剧由宋、元南戏衍变而成,是岭南
四大剧种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。潮剧发展到
明代中叶,已有了较完整的戏剧程式和基本唱腔。
潮剧演唱时,有采用帮腔伴唱的形式,往往在一曲
中出现一唱众和,或二三人合唱的宏壮场面。音乐
伴奏以丰富多彩见长,调动汇聚着民间大锣鼓乐、
笛套锣鼓乐、庙堂音乐、民间小调等,极富民俗色
彩。在表演方面,讲求细腻、洗炼、抒情和生活气
息。传统剧目有《琵琶记》《拜月记》《荔镜记》《苏三
娘》等;现代剧目有《江姐》《彭湃》《滨海风潮》等。
当代着名演员有谢大目、姚璇秋、洪妙等。
(3) 汉剧
汉剧,又称广东汉剧,是清代雍正、乾隆年间
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的一个剧种。流行于广东梅
州、汕头、韶关及粤、闽、赣等客家方言区和东南亚
华人聚居点,旧称“外江戏”或“兴梅汉戏”,1933
年正式定名为汉剧,后又正名为广东汉剧,以区别
于湖北汉剧。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接近于京剧和
湖北汉剧,但又以南派武功及采用脸谱为其特色。
广东汉剧的脸谱,多达百种,以象征刚勇的黑色、
象征忠贤的红色、象征阴险奸诈的白色和青色为
主色调,为剧情、行当增添了更大的透明度。广东
汉剧唱腔以皮黄为主,兼纳昆曲及古老曲牌等多
种唱腔精华,形成朴实淳厚、高昂悲壮的音乐唱腔
风格。伴奏乐器加入了广东汉剧特有的头弦、大苏
锣、头号等,具有独特的伴奏效果。
广东汉剧的传统剧目有《百里奚认妻》《齐王
求将》《红书宝剑》《广东案》等;现代剧目有《转唐
山》《货郎计》等。现当代着名演员有老生黄粦传,
青衣黄桂珠、梁素珍,花旦黄芹,小生曾谋等。
(4) 琼剧
琼剧是海南省的大剧种,又称海南戏,流行于
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等地区。琼剧源出江西戈
阳腔,定型于清代咸丰、光绪年间。琼剧的唱腔结
构由曲牌联套体构成,原来有滚唱和帮腔,后逐步
演变为以板式变化体为主,伴奏乐器有我国传统
的二胡、箫、笛、京锣和地方乐器大小唢呐、花鼓等
三十多种。传统剧目有《张文秀》《三上公堂》等;现
代剧目有《红色娘子军》《石井村》等。现代名演员
有吴发凤、双凤兰、郑长和等。
下一篇:晋国与魏、韩、赵国家疆域沿革
上一篇:黎族的历史文化
发布时间:2025-02-14 文章来源: 可可诗词网https://www.kekeshici.com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kekeshici.com/wenhua/diyuwenhua/290117.html,转载请保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