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普遍的设想是,人们之所以愿意持续地对一个人投入爱,是基于得到回应的可能,与对方建立一段关系的可能,以及对方也会爱我们的可能

但,没有回报的、不表白的,且也有很大概率会悲剧结尾的暗恋,却违反了这些“爱的动机”。

那么,在这样的情况下,人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去默默爱一个人呢?

根据科学家一项经典的研究发现,这种恋爱背后一般有三种类型的动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发现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其中一种动机(也有同时具备一种以上的可能),就可能会选择暗恋。

①对方作为潜在的另一半有极高的价值。

②对方回应自己的可能性比较高。

③爱上了默默爱一个人的感觉。

3

暗恋的本质,可能真的是一场自娱自乐的幻想

暗恋是一种充斥着投射和理想化的情感。

很多时候,我们的暗恋对象可能只是符合某一点我们内心对“完美情人”的想象,于是我们就把自己对“完美情人”的全部幻想投射在了对方身上。

换言之,人们喜欢的可能早就不是那个人本人了,而是一个添加了无数幻想和滤镜的对象。而暗恋之中的距离感,也给人们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。

有一些人表示,在他们暗恋一个人的期间里,即使真的有机会和对方建立一段关系,他们可能也会选择拒绝,继续保持暗恋的状态。

4

但在暗恋中,我们也能获得自我的成长

不可否认的是,大多数人真的在默默喜欢另一个人的过程中,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
这是因为,在暗恋中,往往存在着一种“比不上”的感觉。暗恋的对象似乎也总是闪闪发光的。

因此,只要还没有放弃喜欢Ta,为了离Ta更近一些,为了能让Ta看见自己,我们都想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。

我们想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看、更有趣、更聪明,也努力去了解和学习对方感兴趣的事情,只是为了能和Ta有多一点点的共同语言。

那个我们默默喜欢的人,既是我们的目标,也成为了我们的动力。而我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努力的身影,其实也在发着光。

暗恋带给人的另一种成长,听起来可能有些悲伤,但却很重要:它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是有求必得的。也增加了我们应对人生不可控的能力和经验。

暗恋可能是人生中第一个“求而不得”。

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第一次意识到,非常残酷的,有的时候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会有结果。

再然后,我们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抑郁——“看来是我不够好,所以Ta 不喜欢我”。但最后,我们开始学着接受:不是我不够好,只是付出就是不一定会有回报,我喜欢的人可能就是刚好不喜欢我。你还没有得到就失去了,但你学会了接受这种失去。

即使从未开始,也一样会有遗憾。

你还记得你暗恋的人吗?来留言区跟我们讲一个你的故事吧。

让爱满怀,为你而来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